專注自己,尊重別人,大家一起賺錢!
『跑步的產業需要這個領域的人共同努力,以及合作。在大陸這邊看到這個產業的缺失是,太多人都想「自己做」,而沒想到跟別的專業合作。像是做跑步媒體的想弄訓練營、做穿戴技術的想自己研究跑步科學、做訓練營的想自己弄APP……我認為跑步產業要興盛起來,要像手機產業的生態一樣,每家公司負責自己的專業,像品牌經營、設計、面板、處理器、鏡頭、電池……等。而不是由一家公司全包,要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才能使整個產業活絡起來,而形成產業鏈的前提是大家都願意合作,「把該專業的錢給別人賺」,專心把自己專業做好,把品質不斷提高,不斷進行創新。但什麼都想做的結果就是無法提高本業的品質。』節錄自徐國峰老師部落格的一篇文章「大陸的跑步產業 」。
最近很常在河濱練跑,每次跑完準備回家時,看著旁邊熱鬧的饒河街夜市,吃的喝的玩的應有盡有,而沒有交通工具的我,為了減少攜帶的物品,身上往往只有一隻Garmin錶、一台手機和一張悠遊卡,只能眼巴巴地走到旁邊的便利商店裡。
幾次之後,就在個人臉書上抱怨臺灣行動支付的不便,並期望能夠趕快有行動支付普及的這麼一天到來。沒想到,晨跑團的美麗人妻就在下面告知我,金管會現在正在努力推動這件事情,相信不久的將來就可以超方便的行動支付可以使用了。
開心之餘,卻看到一位多年好友在下方留言表示,與其在臉書抱怨,何不努力去查找這方面的資訊,確認目前不足的原因,實際參與且貢獻,成為台灣行動支付的推手呢?被這樣一講之後,我整個陷入了沉思,到底要不要開始花時間使用這樣的方式變成「台灣行動支付的推手」呢?
金流這一塊,對我來說好陌生,我也完全不了解到底能夠幫助這塊產業做什麼事情,除了學習曲線一定會非常長之外,感覺這是政府才能主導的事情。若真的投入我的時間下去,勢必會壓縮我精進原本專業的時間,一來一往,到底對於整個產業是好的嗎?
過沒幾天,就看到國峰老師寫的這一篇文章。確實啊,不要什麼都想要自己來! 自己真的沒有比別人強!
我應該要專注於自己的專業,並且尊重其他的專業,盡量朝著異業結合的方向走,讓大家都可以一起賺錢,進而讓使用者可以獲得CP值更高的專業服務。以目前情況來說,應該是繼續專精現在的產品,等到台灣的行動支付一推出,立刻結合我們的產品與行動支付,讓行動支付更輕易地拓展到更多人身上。如此一來,便也可以真正成為了行動支付的推手啦!
最近很常在河濱練跑,每次跑完準備回家時,看著旁邊熱鬧的饒河街夜市,吃的喝的玩的應有盡有,而沒有交通工具的我,為了減少攜帶的物品,身上往往只有一隻Garmin錶、一台手機和一張悠遊卡,只能眼巴巴地走到旁邊的便利商店裡。
幾次之後,就在個人臉書上抱怨臺灣行動支付的不便,並期望能夠趕快有行動支付普及的這麼一天到來。沒想到,晨跑團的美麗人妻就在下面告知我,金管會現在正在努力推動這件事情,相信不久的將來就可以超方便的行動支付可以使用了。
![]() |
美麗人妻提供的成立大會照片 |
開心之餘,卻看到一位多年好友在下方留言表示,與其在臉書抱怨,何不努力去查找這方面的資訊,確認目前不足的原因,實際參與且貢獻,成為台灣行動支付的推手呢?被這樣一講之後,我整個陷入了沉思,到底要不要開始花時間使用這樣的方式變成「台灣行動支付的推手」呢?
金流這一塊,對我來說好陌生,我也完全不了解到底能夠幫助這塊產業做什麼事情,除了學習曲線一定會非常長之外,感覺這是政府才能主導的事情。若真的投入我的時間下去,勢必會壓縮我精進原本專業的時間,一來一往,到底對於整個產業是好的嗎?
過沒幾天,就看到國峰老師寫的這一篇文章。確實啊,不要什麼都想要自己來! 自己真的沒有比別人強!
我應該要專注於自己的專業,並且尊重其他的專業,盡量朝著異業結合的方向走,讓大家都可以一起賺錢,進而讓使用者可以獲得CP值更高的專業服務。以目前情況來說,應該是繼續專精現在的產品,等到台灣的行動支付一推出,立刻結合我們的產品與行動支付,讓行動支付更輕易地拓展到更多人身上。如此一來,便也可以真正成為了行動支付的推手啦!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