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研發替代役】2018年5月成功嶺基礎訓練-事前準備

圖片
記錄一下接近夏天上成功嶺接受研發替代役基礎訓練這十二天的建議事前準備,希望能夠幫助到未來的學弟們。 [官方告知準備物品] 1. 身分證 必備 / 要跟健保卡一起一直隨身攜帶。 2. 印章 完全沒用到,直接蓋手印。 3. 入營通知書 就是徵集令,只有第一張有蓋大印跟寫市長柯文哲才是,後面夾雜一堆紙請看清楚哪些有需要的才帶進去就好。 4. 折抵役期作業相關證明文件 其實出來之後也可以辦理,不過建議帶進去辦理,可以折抵第二階段天數。 5. 郵局存摺封面影本 完全沒用到,拿來當筆記紙。 [極度推薦事先準備物品 (裡面買不到)] 6. 有夜光功能的手錶 沒戴手錶的我一直問鄰員現在幾點,蠻不好意思的,特別是在大便時,不知道時間會緊張。 7. 手機 第一天就會被收走放在有鎖的貴重物品保管箱內(鑰匙自行保管),還算蠻安全的,記得帶充電線。完全沒檢查使用的手機型號或是功能,應該是任何手機都可以。 8. 滿電的大顆行動電源 非違禁品,可跟手機放一起。我只帶了一顆小的行動電源,第一天搭火車與客運過去時就用掉一半以上,大家表現好可以開櫃拿手機使用,所以我之後都只能靠鄰員救助行動電源。 9. 爽身粉 / 痱子粉 必備,我買一大罐(400g)剩下三分之一,鄰員買兩大罐只用光一罐,教室有冷氣,寢室內只有抽風機跟電風扇,雖然有幾天晚上睡到一半會冷,但還是灑一下比較好睡。 10. 三合一沐浴乳 一罐搞定,反正洗好澡馬上又會是全身汗,洗爽的。 11. 全新大條牙膏 / 牙刷 擺起來比較好看,容易加分?營站好像有賣,忘記了。 12. 會涼的小包濕紙巾 自從用過鄰員借我的超涼濕紙巾,我完全不想用帶進去的普通溼紙巾。注意,也不要帶太多,所有東西都必須要藏在指定位置,行李越少越好。 13. 一般型刮鬍刀 千萬不能帶電動的,還有不能帶噴霧式刮鬍泡,任何噴霧型物品都是違禁品,營站好像有賣,忘記了。 14. 喜歡的喉糖 裡面營站有賣喉糖,不過只有一種口味,我忘記帶了就第一天去營站前買了一盒金桔檸檬口味的念慈菴枇杷潤喉糖,出來剩一兩顆,推薦帶喜歡的喉糖進去。除了喉糖之外,所有零食糖果飲料都是違禁品。 15. 現金 第一天去營站買了895元(只能去一次)、剪頭毛40元、12天洗衣服費用100元(含加洗)、買了全套四張團...

【2018渣打半馬】我,就是妳的專屬陪跑員

圖片
這一次的渣打半馬,從報名一開始就已決定好要擔任依婷的專屬陪跑員,幫她拿水、拿補給、加油打氣。天真的我自以為半馬都可以輕鬆破二了,陪著她完成半馬頂多就只是個長距離輕鬆跑課表(LSD)而已,殊不知... 開心在起點合照 比賽當天,輾轉難眠的我只睡了四個多小時就得起床準備出門。到了比賽會場,先跟 決戰台北之續戰渣打 的學員們會合,由於我本來就打算輕鬆跑,所以心情相當輕鬆,不疾不徐地去寄物,跟著一起暖身,悠閒地去排廁所,慢慢等待第二梯次的半馬出發。 決戰台北集合點 這一次我們打算小小裝扮一下,討論一陣子後,由於之後很多場賽事我都要認真跑,沒辦法像這次能夠全程陪著她,所以打算好好把握機會,想獲得一些美美的照片,就決定她戴著頭紗;我打上啾啾,一起完成這次渣打半馬。 稍微裝扮一下 起跑後照原定計畫,我不是擔任她的配速員,完全讓她依照自己的速度跑,而我只是默默地跟著她後面觀察她的狀況,提醒地上的貓眼,或是注意她的速度會不會飄移太多。一路上聽到許多跑友說:「有新娘耶,等等會不會看到穿西裝的跑過去。」還蠻有趣的。 一路上跟在頭紗後面 第一個補給站已經過了五公里,依照計畫是讓她繼續慢跑,而由我進水站幫忙帶水出來。這次我們也嘗試了一個新武器,從第一個水站拿了兩個杯子之後,一路上使用到最後,直到終點才把這兩個杯子丟掉,只需要用識別帶夾子把水杯掛在脖子後方,比想像中的還要簡單,而且其實掛在後方的杯子沒啥感覺呢。 從第一個水站跟我們到終點的杯子們 前幾個補給站都還算蠻順利的,但隨著賽事的推進,我觀察到自己的心率一直居高不下,其實剛起跑的時候就有注意到,原本以為是剛開始比較興奮,所以沒有很在意。但後來就算跑個七分速還是感覺到自己有點吃力,猜想跟變速跑到她前面幫忙拍照、遇到認識的跑友聊天、或是昨晚沒睡飽都蠻有關係的。 開心地跟藍藍聊天被拍了下來 過了十五公里後,身體明顯地感覺到疲勞,一直以來都蠻容易「放過自己」的我,看著跑在前面的依婷還能夠穩穩地前進,我也自然必須要打起精神跟上。 後段上橋只能用走的了 好不容易進入到河濱路段,離終點剩下三公里了。看著依婷還有力氣加了一點速度前進,我也只能勉強自己跟上。原本我還很怨嘆這場賽道好像沒看到幾個攝影師,沒想到在這最後短短的一段路上,根本每一個轉角點都有攝影師坐...

【2017鹿港半馬】毫無保留破PB → 1:53:01

圖片
令人動容的UA鬥士牆 自從年初完成了人生初馬之後,對於跑步訓練這件事情一直提不起勁,也沒有甚麼目標,就這樣偶爾跑跑持續了四個月。直到五月多,一次聚會聊天中,忽然認知到既然我是在做幫助跑者在訓練上更科學的服務,那怎麼不自己來當代言人呢?一位活了29年才開始慢慢走出戶外運動的肥宅,是否能夠透過科學化訓練的力量,達到一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崇高目標呢? 很幸運地我身邊有很多專業的跑步教練,便邀請譽寅擔任主教練、文彥擔任肌力教練,一步一步朝著我遠大的目標前進。 RunningQuotient跑步教練聚會 而「鹿港半程馬拉松」就是我第一場目標賽事,這場除了是我個人年度最重要也是最後一場要全力以赴展現跑步能力的測驗賽之外,同樣也是RunningQuotient合作的UA鬥陣跑團-UA鬥士挑戰營台中場的目標賽事,著實意義非凡。 清晨五點,抵達UA貼心為大家包場的鬥士基地-三翊咖啡廳,不久後,就看到一群台北場的UA鬥士們也現身基地,以學長姐的身分,來一起參與這次台中場的目標賽事。這次,我也盡量遵守國峰教練賽前分享會的囑咐,賽前不要有太多社交活動,我們比完賽之後再來好好聊天、分享。 UA超貼心包場的鬥士基地(前一天場勘拍的) 盡了全力就是為了不想留下遺憾 「不要對自己太好。」 起跑前嘗試讓自己安靜下來,心中唸著昨天國峰對我說的這句話,這一次我沒有預設目標,我已準備好接受痛苦來到。 大家一起暖身後,便前往起跑點準備好好享受這一場比賽。一出發立刻就有個大轉彎,所以整體起跑速度算蠻慢的,但是沒過多久就可以依照自己的速度穩定前進。一路上專注自己的跑步動作,認真聽身體每一個部位傳達來的聲音。 就這麼順順跑上唯一有坡度的一座橋進入工業區,一股惡臭讓我第一次開始喘,接著一大段大逆風、一大段大側風交叉出現實在是考驗,好不容易撐到順風卻只有一小段,整個很不平衡啊!準備要出工業區的時候,又再度聞到那股惡臭,心裡又暗自罵了幾句。 全程平坦卻有大逆風、側風的考驗 ( 完整記錄 ) 專注真的會讓人忘卻時間,就這麼一路上跑到16公里,原本就已經準備好「痛苦必然來到」的打算,安排最後5公里當成高強度課表,全力把它吃下來。才剛開始慢慢加速,沒想到就又遇到大逆風,身體立刻開始側腹痛,這是第二次有狀況出現,只好趕快調整呼吸、稍微降低速度穩住前進。 ...

【案例分享】原地跑到完成人生初山路半馬 1:51:18

圖片
「請問年底要去跑太魯閣半馬 最近要怎麼練比較好?」 今年七月初,在FB收到這句話,讓我們有了一段為期四個月連結。他是力賓,一位幾年前在花蓮因為Ingress而認識的朋友,也成為了我第一位線上一對一跑步教練收費學員。 當時我先給了他一些進入訓練的基本概念與工具應用,並安排了兩週的課表嚇嚇他,想說這樣應該就足夠了,再加上我時間有限,線上教練也不是我要繼續鑽研的專業,就沒有花太多心思在這件事情上。 BUT!沒想到力賓每一次練完都會回傳訓練記錄給我看,還會分享一下他的感受,維持了兩週都還是很認真。我便決定協助開設個人化課表,依照他的生活幫助他能夠完成在2017太魯閣半程馬拉松訂下的目標-「全程不當步兵無傷完賽」。 初山路半馬以1:51:18無傷完賽 線上教練的難題之一就是要在無法實際看到這個人真實跑步狀況,單從他的數據與訓練日誌回饋中去分析並了解他的情況,進而提供適合的課表幫助他朝著目標邁進。並且,力賓以前都沒有長跑經驗,平常進行的幾乎都是球類運動。為了更瞭解他的體能狀況,前幾週我安排了幾次測驗,也稍微測試一下他能夠吃課表的承受度。 完整18週訓練平均每週只跑22.5公里 原地跑的重要性 很多人都知道,步頻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術指標(註)。一般來說,步頻越慢但是速度又不慢的跑者,肯定會伴隨著過度跨步造成的大步幅,跟隨而來的就是跑步效率不佳以及增加受傷風險。從一開始的課表與測驗當中,我就發現力賓在慢跑(六分速內)的情況下,步頻不到170,就算跑到三分多速,步頻也只有到180左右而已,所以,我需要優先解決這一個重要問題。 線上課表並不像一般一對一碰面指導可以當場看到他的跑步姿勢去直接調整,如果貿然增加跑步技術訓練到課表裡,很容易造成實際動作與影片不符合的問題。所以我選擇採用加入「原地跑」,並要求依照規定步頻進行原地跑課表。 以一個三分鐘的原地跑來說,我會要求前一分鐘用180步頻進行,第二分鐘改成200步頻的原地跑,第三分鐘回到180步頻,接著直接開始進行今天的課表。 到花蓮一起挑戰 鯉魚山登山步道 比賽前建立信心 這是力賓第一次進行這麼有規律的跑步訓練計畫,打造比賽的信心是相當重要的。第一次挑戰就選擇有上下坡的太魯閣半程馬拉松,而且整個訓練中只有不到八次課表是介於10 ~ 15公里之間,對跑者來說難免會擔心。這時候,除...

【訓練日誌】「不是才跑五公里嗎」的五公里測驗

圖片
「看起來剛剛跑得很累喔!」 拖著疲憊的步伐帶著渾身濕透的身軀一進門,阿姨便這樣對我說。 「是啊~」 「不是才跑五公里嗎?」叔叔疑惑地說。 「這次是全力跑的五公里,跟之前跑的五公里不同呢。」才剛跑完累累的我這樣回答。 兩天前,在中興大學打算挑戰五公里測驗,天真的我以為現在入秋了,可以在正中午的上課日,在校園內挑一條筆直的路線測驗,果不其然跑沒兩公里就爆了。根據教練指示,我需要在星期日(也就是今天)重新測驗一次。 天氣:微微悶熱,手機顯示29度 裝備:舊版RQ衣服 + UA短褲 + Boston 3 + 735 心情:還沒準備好,很想跑又不想跑 路線:雲林鄉道產業道路一公里路線來回五次(單趟約爬升20公尺) 夥伴:一個人騎黑都賣陪著一位要挑戰半馬的人跑課表(相同路線) 出發跑課表囉 有了上次的經驗,決定第一公里先維持五分速看看狀況。第一公里折返前有一小段下坡,完成時間為4:54,跟原本預計的時間差不多。但!是!一折返跑這段小上坡時忽然一陣側腹痛,天啊,才第一公里而已就遇到狀況,到底該不該跑下去呢?內心一直湧現負面情緒,一邊調整呼吸,並透過主動核心出力方式與跑步姿勢微調希望讓症狀減輕,一邊想著到底要不要放棄。 「我該誠實面對現在的自己,跑出很爛的成績也該坦然面對,就把它跑完吧!」 第三公里開始,側腹痛的情況似乎變得更嚴重,速度也已經完全無法維持,這段期間不太敢看錶上的數據,繼續邊跑邊嘗試各種方式讓狀況恢復,並不斷告訴自己不能放掉,一定要跑完。 進入第四公里,側腹痛的症狀開始明顯減輕了,此時還蠻慶幸我有堅持下去的,慢慢嘗試回到五分速,這時雖然身體還蠻痛苦的,但是卻有出現跑得很開心的感覺呢! 最後一公里有一點奇妙,跑步這些年來,曾經有過幾次跑課表出現掌握姿勢跑法的感覺,但還沒有今天感受到這麼明確,讓身體的重心前傾帶動整個身體前進,整體來說痛苦程度差不多,但是配速變快多了!阿,最後幾百公尺有點太得意忘形側腹痛又跑來找我。 2017/10/9 五公里測驗:25:17 4:54 > 5:10 > 5:25 > 5:04 > 4:44 看分段配速其實就可以看出我的心路歷程了說 XDD 爆掉的 五公里測驗 (...

【訓練日誌】越跑越興奮的「輕鬆跑四十分鐘」

圖片
「(我)在台北勒 老人家」 週五晚餐前,收到一位十幾年老友的訊息,我們高中、大學、研究所都念同一間,但是自從他畢業一段時間決定"出國深造"後,我們就鮮少聯絡。難得他這次回台灣有空找我,當然要把握機會吃頓飯好好聊一下。 出賣他大一青澀照片 這次從外派東南亞工作的甘苦談到我在台灣跑步圈子努力,從需求聊到工程聊到行銷聊到管理,不同環境下的挑戰都很不一樣也都很不簡單。我講我的理想,他談他的規劃,完全不同背景下的建議也給了我不少衝擊。 「我接下來也會創業。」 「好,那有能力了別忘記把RQ代理過去發展!」 滿腦子的新建議,再加上新企劃的構思,剛好今天課表又是輕鬆跑而已。讓我超級有動力想趕快去跑課表順便好好整理。不過,感冒還沒有完全好,所以今天就保守一點直接從家裡出發,跑完剛好回到家裡,訓練紀錄就不分享了。 暖身關節操的時候左小腿後側還是有一點緊繃不適,有特別加強多活動一下。跑出去感覺狀況不錯,可能是心跳帶剛換好電池,終於又可以檢視我的技術數據感到很興奮的關係;也有可能是最近連日來的計劃,再加上老友提供一堆圈子外的想法感到很新鮮的關係;抑或是終於入秋了,天氣轉涼跑起來也特別舒適的關係。總之,已經可預期的是今天跑力應該會提升不少,也確實比當前跑力足足高了接近四啊! 這可能是我第一次覺得課表太短吧!想了快四十分鐘還沒把所有完整的規劃想透徹,但是已經有好多以往不會想到的層面,接下來,就是好好規劃好好實踐它了。 我不會被打敗,只要我拒絕停下來

【訓練日誌】變化萬千的「輕鬆跑60分鐘」

圖片
昨晚趕工+做投影片到凌晨三點多,早上原本想去  # 決戰台北  的團練但根本起不來,中午第一次踏進傳說中的君悅飯店參加學弟Andi的婚禮好幸福,下午會議討論的內容好多好複雜,感謝各位顧問一一幫我們分析清楚心中的迷惘。 想說趁著今天的課表可以好好來消化吸收會議內容,一開始邊跑邊思考目前很重要的四件大事,到底要怎麼開始進行比較好呢。跑了十分鐘後,決定要交給大自然來決定,那就是「假設我這一次課表被 N 個妹子刷過的話,就來先做 N % 4 的那件事好了!」能夠想到這一招的我實在是好棒棒。 結果,才剛被第三個馬尾妹刷過的時候,我就肚子疼了..... 希望不是只有年紀長一歲!